沪电机院委〔2014〕4号
关于印发《上海电机学院“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2011-2015年)(2013年修订稿)》的通知
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各部门:
经学校第60次党委会研究决定,现印发《上海电机学院“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2011-2015年)(2013年修订稿)》,请认真组织学习,并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会议要求,学校各“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专项(2011-2015年)由相关职能部门根据《上海电机学院“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2011-2015年)(2013年修订稿)》进行相应调整,并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上海电机学院委员会
2014年3月3日
上海电机学院“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
(2011-2015年)(2013年修订稿)
“十二五”时期是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执行期,也是我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加快推进改革和发展十分关键的阶段。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学校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总体战略目标,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上海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上海市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上海电机学院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学校改革发展成果回顾
“十一五”时期,学校教育事业主动服务于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明确高等技术教育办学定位,锐意改革创新,基本实现“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奋斗目标,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主要改革发展成果
1.明确办学定位,完成院校转型
“十一五”期间,学校确立了“建设一所符合上海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服务上海先进制造业及其相关服务业发展需要、具有技术本科内涵实质和产业大学属性特征的教学型特色高等院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在稳步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积极发展本科教育,到2010年末,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由2005年的9813人增加到11326人,全日制本科生由2005年的674人增加到7054人,生源结构有了根本性的调整,学校基本实现由专科院校到本科院校的转型,被上海市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2.启动临港新校区建设,办学条件有效改善
“十一五”期间,在上级主管部门支持下,学校启动了临港新校区建设工程,有效突破了长期以来由于教育资源不足和分散给学校发展带来的瓶颈制约。争取到近600套临港“宜浩佳园”配套商品房并完成配售工作,基本解决和改善了教职员工的住房问题,为学校顺利入迁临港校区创造了良好条件。学校增加了经费投入,基本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固定资产总值由2005年的1.5亿增加到2010年的4.2亿,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3.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发展,“十一五”期间,总投入1.1亿元(教学四项经费)用于改善教学条件,提升教学质量。学校不断根据社会需求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本科专业从2005年的6个增加到了2010年的24个。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建成了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上海市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建成1个上海市教学实验示范中心,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上海市精品课程。学生在全国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奖100余项,获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90项,产生了一批学生科创成果。五年来共向社会输送毕业生1.56万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7%以上,人才培养质量享有良好社会声誉。
4.学科建设水平与科研实力显著增强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学校研究制定了《学科专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8-2020)》,全面推进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与上海理工大学签订了“联合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合作协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探索有了新突破。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建成上海市重点学科(培育)1个,目前全校共有各级各类重点学科10个。学科建设的龙头效应带动了学校科研实力的明显增强,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高水平项目上取得突破,五年共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78项,获省部级成果奖12项;科研经费从2005年的1070万元发展到2010年的5374万元;授权专利从2005年的2项发展到2010年的217项;三大检索收录论文从2005年的2篇增长到2010年的60篇。《上海电机学院学报》连续两次获“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称号和中国高校优秀编辑质量奖。
5.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五年来,学校总投入1500余万元用于人才引进和教师培养,显著改善了师资队伍的数量与结构。2009年成功引进一名上海市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在高级人才引进上取得了新突破。先后选派120多人次的教师赴欧美知名大学开展交流与合作,共聘请100余人次外国专家来校任教,有效促进了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为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共选派63名青年教师到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挂职锻炼。积极推进人事管理制度综合改革,提高了优秀人才的待遇,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到2010年末,学校共有专任教师557名,副高以上教师为31.4%,硕士以上教师比为75.9%,其中博士教师比为17.6%。
6.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明显提升
“十一五”时期,学校加快了国际化进程,逐步提升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先后同境外30所大学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共签署合作办学、学分互认、教师和学生交流、科研合作等方面的协议28项,中外合作本科专业取得新突破,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初步搭建。留学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取得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成功招收第一批语言留学生和学历、学位留学生,并获得外国留学生政府奖学金。先后与境外高校合作举办多次国际学术会议,扩大了学校的国际影响。
7.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学校以服务社会求发展,社会服务规模不断扩大,服务水平和能力稳步提升。学校努力推进产学研平台建设,共组织36项科技成果参展“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其中11项成果获奖。通过开展世博志愿者服务、科学商店等活动,有效推进了学校文化传播,提升了学生服务社会的品质。积极拓展培训项目,培训规模逐步扩大,五年累计培训5.96万人,办学收入8000多万元,在上海电气“3+3+3”技术工人培养、“8+1”世界级工厂技术工人培训、行业特殊工种培训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和品牌。
8.校园文化建设取得较大成绩
学校以弘扬“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为核心,努力营造具有自身传统和特色的校园文化。重点开拓了如教授讲坛、青年博士沙龙、博学讲坛等面向师生的校园文化阵地,打造了如“李斌杯”技能大赛、“卓越杯”大学生科技文化节等具有较大影响、体现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广大师生员工创建和谐校园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持续保持了上海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二)影响学校深入发展的制约因素
“十一五”期间,学校各项事业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仍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高等技术教育的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实践中需进一步落实;办学资源短缺,办学经费不足;师资队伍的结构、数量和水平有待提升;学科专业布局有待优化,优势学科专业建设有待加强;学校的快速发展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新挑战,内部管理机制有待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有待深化。
二、“十二五”期间学校改革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十二五”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的重大调整和变化,既给学校加快发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带来了挑战,同时也提供了重要历史机遇。
(一)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十二五”时期,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重大突破的大背景下,上海提出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国际新一轮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升级,随着传统产业向新兴战略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转移,随着上海经济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随着上海重点发展的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部署,特别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启动建设,要求高等教育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向多层次、多类型方向转变。
(二)城市转型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任务
“十二五”时期,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的发展,以形态、功能和布局调整为重点的上海城市转型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任务。上海城市形态正由单一的中心城市向一城多辅城(镇)的多中心城市格局转型;城市功能正由单一的工业经济中心向经济、贸易、金融、航运多中心乃至综合功能的全球城市转型,将率先建设智慧城市、创新城市;城市发展格局正由单一的封闭发展向长三角一体化、亚太地区门户、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世界级城市群转型。要求高等教育加快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快提升集聚与辐射作用,加快增强服务与交流、合作能力。
(三)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改革趋势对地方高校特色发展提出了新期待
“十二五”期间,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背景下,人民群众对教育质量的要求更高,对教育的诉求日益多元,对高等学校特色发展也提出了新期待。教育部正在推动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地方院校转型发展的改革方向,为逐步引导高等学校分类管理、分类发展、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上海正在实施的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工程,旨在促进高等学校特色办学、错位竞争、合作共赢,要求上海高等学校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传统,顺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在不同层次和类型上争创一流。
三、“十二五”期间学校改革发展的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挥上海市教委与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共建的资源优势,落实学校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培养和造就卓越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改革发展的核心理念,以“创新谋发展,改革显特色”为主线,不断优化发展路径,深化发展内涵,激发发展动力,提高发展质量,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为服务上海与“长三角”地区,服务全国做出更大贡献。
(二)奋斗目标
依据《学校规划纲要》确立的总体目标,确定学校“十二五”改革发展目标为:坚持育人为本,持续改革创新,深化产学合作,提高教育质量,大力培养和造就卓越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推动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标志:
1.临港校区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教育质量稳步提升,顺利通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毕业生就业率稳居上海高校前列;
3.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调整,队伍建设成绩显著;学科专业布局合理,特色学科专业建设成效明显;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顺利推进,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多元开放的高等技术教育办学格局基本形成;
4.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取得新突破,应用技术研究水平大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生若干重大标志性成果,科研贡献率明显提高。
主要指标:
到2015年,全日制在校学生规模达12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0000人左右,专科生2000人左右,研究生300人左右。积极扩大留学生招生,留学生在校生规模达300人以上。形成3个以上主要学科门类,2个学科进入上海市一流学科B类(含监测范围)建设计划;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生专业学位点3个以上(领域);本科专业30个以上,建成上海市特色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3个;专任教师达730人,其中35%以上具有博士学位,50%以上专业教师为“双结构”教师1。
四、“十二五”期间学校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及实施路径
(一)以德为先,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以生为本,以德为先,加强德育内容体系建设,拓宽德育渠道和方法,营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环境,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公民素质、健全人格和上海电机学院特色素质。
1.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构建良好育人机制。加强德育研究,搭建德育平台,推动学风、教风和校风建设,构筑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有效利用各类德育资源,推进学校和社会合力育人机制,使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效衔接;党建带团建,积极扶持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自组织,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工作模式;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流动机制和纳入机制,推进德育队伍建设。
2.加强德育内容体系建设。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背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旋律教育;结合国家重大节庆纪念日、重大事件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强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加强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诚实守信意识;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特点构建德育内容体系。
3.拓宽德育渠道和方法。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激活教学科研的德育内涵: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完善课程设置,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将技术伦理、技术哲学等人文课程纳入教学体系;全面推进德育实践计划,促进德育内化;推进重点行业就业引导,激活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加快信息化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提高学生网络素养,提升思政工作科学化水平。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教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顺利通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主动适应地方发展需求,重点发展本科专业,调整优化专科专业,推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试点工作,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多元开放的高等技术教育办学格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本形成高等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特色,推动学校建成为“现场工程师”成长的摇篮。到2015年,本科专业30个以上,专科专业调整到10个左右,建成上海市特色专业6个,3个本科专业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增上海市本科精品课程5门,获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6项以上,新增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上海高校示范性校外实习基地1个。
1.夯实教学基础,顺利通过合格评估。建立组织,健全工作机制,将迎评纳入学校常规工作。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上海市高等教育内涵建设为契机,结合学校实际,围绕培养和造就卓越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夯实教学基础,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确保顺利通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积极优化调整专业结构。瞄准上海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战略机遇,根据上海产业结构转型发展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变化,按照“发展优势专业、稳定均势专业、淘汰劣势专业”的思路,积极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布局,保持机电专业的比较优势,培育新专业生长点,基本形成与学科布局相适应的能源装备机电工程专业群、能源装备信息与管理专业群、生产服务专业群和技术文化专业群。
3.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通过校企共建二级学院,推动企业直接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和实践教学,积极参与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上海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继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试点改革。深入开展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构建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领导,健全制度,成立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进一步完善校、院、系三级本科教学责任制度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及质量评价制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加强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改革,鼓励并支持教师从事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改探索。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建设,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发展提供更大空间。开放办学,拓展教学资源,建设并引进优质课程,增大选修课比例,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校选课,推进导师制、学分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试行三学期制,充分利用并发掘各种优秀教学资源,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综合质量。不断增加辅修专业,实施主辅修制度,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逐步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4.完善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持续增加投入,加大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确保实践教学条件逐步改善。深化产学合作,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积极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方式和途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应用能力为宗旨,构建开放的实践教学平台,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广泛推行创新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项目,不断完善与之配套的实验条件。整合资源,进一步完善两级管理体制,建成若干装备先进、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校院两级实验室,若干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凸显学校办学特色的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加强大学生创新基地建设,大力开展并扶持各种形式的大学生创新活动。
(三)加大学科建设力度,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
主动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围绕国家经济、科技等重大发展战略,对接上海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调整,加大学科建设力度,通过高水平学科引领,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技术学科群,联动发展生产服务学科群和技术文化学科群,提升学科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到2015年,形成3个以上主要学科门类,2个学科进入上海市一流学科B类(含监测范围)建设计划,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达3-4个;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生专业学位点3个以上(领域),在校研究生300人以上;与企业联合建设2-3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年科研到款突破5000万,科研总经费达到1.2亿元;五年累计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0项,省部级及以上项目80项,三大检索论文400篇,申报发明专利600件。
1.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积极优化调整学科布局。围绕国家经济、科技、文化等重大发展战略,聚焦上海产业结构转型,特别关注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升级,抓住国家和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建设重大项目的契机,制定学校学科发展计划。保持机电学科比较优势,聚焦风力发电技术、大型锻件制造技术、机器人应用技术等研究领域,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加强学科团队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着力建设若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水平重点学科,使其辐射和引领学校装备制造技术、生产服务和技术文化三大学科群的协调发展,实现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与良性互动。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积极凝练生产服务和技术文化学科群的核心内涵,探索经济学、管理学等应用文科的研究方向和创新机制,促进形成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相互支撑的学科格局。
2.产学研深度合作,搭建研究平台,提升知识服务能力。瞄准区域重点发展领域,充分发挥行业资源优势,探索校企深度合作模式,重点建设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研究中心、风电全工况仿真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为开展重点面向装备制造的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科技服务搭建一流基地,争取建成若干装备先进、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知识服务平台。融入上海电气科技创新体系,为上海电气科技创新做出贡献。建立学校大学科技园和技术转移中心,加快学校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学校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提升学校知识服务能力。
3.依托重点优势学科,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对接上海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点优势学科,并将其纳入上海市、教育部的学科发展总体规划。依托重点优势学科,加大学位授权点的内涵建设力度,把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专业建设和人才引进紧密融合,进行整体设计。把握上海着力实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等有利机遇,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争取建成若干特色鲜明的研究生专业学位授权点(领域)。在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实施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探索校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4.改进评价及激励机制,打造科研创新团队。进一步推动知识创新能力建设,以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探索建立“开放、集聚、适变、持续”的新机制,集聚并培育一批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针对应用技术研究特点,结合国家政策,推动科技评价改革,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技术突破为重点,突出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引导科技人员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做出特色、追求卓越。加大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奖的激励机制,提升科研团队承担重大项目的能力,提高省部级以上重大项目获奖率。
5.加强科学研究,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关注新兴技术领域,对接上海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的清洁高效能源、新能源和环保、工业装备、生产服务业等产业板块,促进对技术发展前沿和重大生产及社会实践问题的研究。积极支持人文社科和教育学的科学研究。创建跨学科、跨院校、跨企业、跨国界的多种科研平台,以重大项目为依托,开展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学术影响力,科研实力明显提高。
(四)实施队伍强校战略,建成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
拥有若干国内知名的教学与研究拔尖人才,若干国际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青年人才,培育若干优秀团队,努力建成一支学术与企业工作背景并重的“双结构”师资队伍,师资在整体素质上居国内同类学校前沿。到2015年底,专任教师达730人,其中35%以上具有博士学位,50%以上专业教师为“双结构”教师。实施“515优秀人才工程”,用5年时间,培养或引进10名国内外本学科领域内有一定影响的教学科研带头人,培养50名在校内各学科领域内起重要作用的教学科研骨干。
1.完善机制,加强师德建设。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首位,引导教师加强职业和学术道德修养,自觉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建立激励机制,完善考核和评价机制,挖掘优秀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实施高端人才引进与开发计划,加强高水平团队建设。改善教师来源,围绕学校学科专业发展需求,重点引进和培养大师级领军人才、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专业负责人、在产业界有影响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实施海外英才引进计划,提高外籍专任教师和海外经历专任教师比例。实施上海电机学院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计划、上海电机学院特聘教授建设计划,设置“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首席教授”和“学科专业核心课程首席教授”岗位,确立“首席教授带领骨干教师组建课程教学团队”制度,对优秀团队给予重点支持,发挥高层次拔尖人才在团队中的引领和集聚作用。
3.实施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打造师资队伍中坚力量。实施教师职业发展计划,着力培养学术基础扎实、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实施骨干教师激励计划,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支持并鼓励中青年骨干教师积极参与“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上海高校中青年教师国外访学进修计划”、“上海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计划”、“上海高校教师产学研践习计划”、“上海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计划”等队伍建设计划,提高骨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建立教学导师制度,有计划地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和教学管理培训,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不断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实施优秀教师与企业优秀科技人员交流支持计划,采用开放式模式努力建设高水平教师团队,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双导师建设。
4.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促进队伍整体提升。优化人才成长环境,鼓励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创新,为教师发展提供宽松的教学、科研环境。在教师聘任、评价和激励等方面,通过机制创新,积极创造吸引、留住和使用人才的良好氛围,着眼于为全体教师成长、发展和贡献提供机会。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加强实践性教师队伍建设,推进辅导员队伍、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建设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熟悉、专兼结合的管理干部队伍,提升其为师生提供全面、专业化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五)实施国际化水平提升工程,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
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奋斗目标,以国际化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集聚转化国际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自身发展优势,努力实施“国际化水平提升工程”,使我校初步形成开放型大学的局面,为全面提升学校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奠定坚实基础。力争到2015年,具有国际化背景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0%;留学生(含港澳台)人数占全日制在校生的3%;具有海外学习实习经历的学生占在校生学生总人数的3%以上;本科全英语授课课程30门。
1.提升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实施高端人才引进计划、骨干教师国际化培养计划,建设境外教师培训基地,建立教授海外学术假制度,以“外引”和“内培”相结合的方式,着力打造一支符合学校发展需要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2.培养高质量的国际化专门人才。以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为前提,实施海外学习实习计划。进一步推进课程和教学的国际化进程,鼓励引进国(境)外优质课程资源和教学模式,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努力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培育学生具备国际交流、理解、合作与竞争能力。
3.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成立语言预科中心,提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土壤,营造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氛围。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优化留学生来源结构与专业结构,开设全英语学位项目,增强学校对留学生的吸引力。建立与国外高校联合办学的长效机制,使互派留学生制度化。
4.拓展中外合作新模式。实施走出去战略,发挥优势学科专业作用,开展境外合作项目。加强与政府和非政府国际机构的广泛联系,通过互派访问学者、共建实验室、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等形式,搭建国际科研合作平台。联合举办国际性学术会议、鼓励学校教师在国外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不断扩大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六)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发展环境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开展文化创新,提升师生员工文明素养,推进学校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的整体建设,努力打造具有技术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发展的软实力。
1.努力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海纳百川、人文关怀的良好氛围,发扬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校园精神,用“培养和造就卓越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理念凝聚人心,形成独特的技术文化竞争力。发挥师生能动性,加强学风、教风和学术文化建设,构建具有独立品格和自律精神的大学行为文化。充分挖掘学校传统,传诵优秀师生故事,增强校园文化的感染功能。加强文化熏陶,构筑科技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文化环境。启动产学研一体化的大学科技园区建设,形成以技术项目为载体的校企合作文化。
2.积极推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依法规范学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并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认真推行校务公开,加强沟通,最大限度协调资源服务大学根本使命。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使管理重心逐步下移,推动学校形成高度负责、互相理解、互相学习、整体互动和谐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教代会、学代会、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各类学术和管理组织在学校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工会在依法办学、民主办学方面的作用。
3.充分发挥各方积极性,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坚持以人为本,把关心人、尊重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求,坚持不懈地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努力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大力开展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重点的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活动,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创造条件,稳步提高教职工的收入水平,不断满足师生员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好离退休人员的工作,关心和改善他们的生活。
(七)加强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提升教育培训质量
以市场为导向,面向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构建开放式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加快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向多层次、多类型、多渠道方向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学习需求。到2015年,成人学历教育本科专业达到16个,专科专业达到9个,继续教育达5000人规模,培训项目总数达50个,年培训量达2.3万人次,五年累计办学收入达1.68亿元。
1.以市场为导向,努力扩大教育培训规模。树立终身教育理念,顺应上海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战略目标,面向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开发培训项目,以需求为准绳拓展培训领域,以共赢为纽带拓宽培训范畴,努力为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及社会群众的技术技能、学历学位、人文素养提升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教育培训,建成上海装备制造及相关服务业企业员工教育培训基地。
2.完善机制、创新手段,努力提高教育培训质量。整合学校各类培训资源,理顺职能,加强监管,进一步搭建培训工作平台,提升培训管理水平;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启动远程教育,创新继续教育模式,初步构建开放式继续教育体系;大力培育本校教育培训名师,提高教育培训质量。
3.做实品牌、形成教育培训特色。依托上海电气集团,面向装备制造业,发挥学校优势学科专业作用,努力做实学校和上海电气李斌技师学院的培训品牌,形成学校教育培训特色,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八)加强基本建设,全面建成现代化、生态化、人文化校园
确保基本建成临港校区,实施闵行校区和闵行校区(西区)的调整和整治工程,完成杨浦校区的置换,全面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一个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形态优良、运行良好的现代化、生态化、人文化的校园基本建成。到2015年,全校占地面积将达90万平方米,各项指标达到92国家标准。其中临港校区绿化覆盖率40%以上,服务设施齐全,人文景观丰富,能够满足教育教学、产学研合作、现代装备制造业培训等硬件条件要求。
1.加强管理,根据规划按期完成临港校区各项建设任务。不断完善和优化校园整体规划,积极组织临港校区二期工程和配套项目建设,加强管理和监督,按期完成临港校区各项建设任务。积极引进优质社会资源,健全校区功能配置,探索项目管理与校区运行的模式创新,充分发挥临港校区的功能与效益,为新时期学校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科学规划,形成功能定位合理的校区形态。完成对杨浦校区的置换。争取市财力和上海电气集团的支持,实现2011年秋季学校办学主体平稳迁至临港校区。科学规划临港校区、闵行校区及闵行校区(西区)的功能定位,按照安全、合理、降低运行成本、保证使用效益的原则,对其进行必要的整修,发挥最大使用效益。
五、保障措施
(一)经费保障
为保证学校“十二五”各项指标的顺利完成,“十二五”期间,学校将在除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临港校区建设外,另投入近4亿元用于内涵建设。除争取政府逐年增大经费投入外,还要多渠道、多方式筹措经费,为学校发展提供较充足的资金,如利用临港新校区建设契机,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加强内涵建设,积极争取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的各种专项建设资金;充分发挥学校“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校友会”等平台作用,向社会各界争取各类捐赠;发挥行业办学优势,通过产学研合作或校企共建等方式吸引企业资金、社会资金的投入;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和课题经费;本着“节约”原则,加大统筹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
(二)制度保障
建立并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积极借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管理经验,引入先进管理方式,创新管理机制,努力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机制,改革管理模式,推动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管理重心下移,激发办学活力,提高管理效率。深入推进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由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开发转向,完善人事聘任、评价与激励办法,形成薪酬分配的良性机制。完善教育督导制度,构建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形成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建立教学奖励制度,激励教师潜心育人,创新教学方法。构建与学校科研定位相适应的科研管理体制、评价机制和运行机制,大力提升学校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三)公共服务保障
加强信息化建设。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初步形成“智慧校园”,为师生提供更加开放、便捷的工作学习环境,学校信息化建设主要指标赶上本市同类高校水平。完善校园计算机网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推进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创建校内管理信息系统,促进学校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现代化和自动化。加强校园网络信息化建设,完善英文信息平台,建设现代化远程教育平台,确保跨校、跨境沟通对话的信息渠道畅通。加强档案室硬件建设,提升档案信息化水平。
重视图书馆资源建设。以将图书馆建成学校的现代化学习中心、情报信息中心、文化交流中心和文献资料中心为目标,不断改善办馆条件,使馆舍面积与座位数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加大投入,持续改善、优化和充实馆藏文献,加大对电子文献的采集力度,使纸质图书达到国家标准,电子资源基本翻一番,形成以应用技术为特色的综合性文献资源体系;重视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建设,提高图书馆的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强图书馆队伍建设。
加强后勤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后勤社会化,开放后勤服务市场,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后勤管理质量、经营效益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为教学科研、师生提供有力的保障和良好的社会化服务。
(四)组织保障
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领导,强化规划执行力,明确各有关部门、单位的目标任务,建立健全实施机制,落实工作责任,为规划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要把“十二五”规划和年度计划、行动方案紧密结合,将“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纳入学校各部门、各单位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实施中期评估制度。
中共上海电机学院委员会办公室 2014年3月4日印发
1 “双结构”教师是指兼有学术背景和企业工作背景的教师。